11月22日,走进永安市贡川镇集凤新村,村边的一处平地上,3家竹帘厂一派忙碌的景象。这些厂区仓库、员工宿舍等建筑紧挨着205国道,拆除后,地面上仍散落着一些砖块。这是贡川镇实施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的一个现场执法点。
基层治理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贡川镇党委书记朱旭辉表示:“我们认真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统筹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致力于打造乡镇综合执法改革的贡川新样本。”
集凤新村的3家竹帘厂建于2002年,而205国道改道则于2010年建成通车。尽管厂区建筑对国道行车安全构成影响,但各竹帘厂均以工厂建在先为由,拒绝配合拆除工作。对此,贡川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刘迪指出:“这确实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但若不拆除这些建筑,不仅会阻挡来往车辆的行车视线,也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出行安全。”经过多次上门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这些建筑得以顺利拆除。
针对问题,贡川镇迅速行动,精准施策。10月30日,陈某芳等4名工人反映在某企业安装锅炉4个月未拿到工资。在永安市相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下,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和镇综治办紧密配合,成功协调施工企业、项目承接单位、锅炉安装公司等各方,最终达成140余万元工资款的支付方案。
执法成效是检验改革推进力度的试金石。目前,贡川镇已承接225项县级执法权限,涵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如何确保这些执法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关键在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刘迪介绍:“我们通过整合现有站(所、队)资源和执法力量,组建了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和综合执法大队,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人员到位后,如何开展工作成为关键。贡川镇建立乡镇执法过渡期工作运行机制,在两年过渡期内,由上级赋权部门执法人员为主、镇执法人员为辅,以师带徒的形式开展执法工作。同时,为强化自身建设,镇综合执法大队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制定相关制度,并开展法律法规集中学习培训,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综合行政执法点多面广,创新至关重要。贡川镇实施“网格”执法机制,将古镇划分为13个网格,将执法人员融入片区,形成镇管面、区管片、员管线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网格员“点单”上报问题,执法人员“派单”快速执法,集镇群众给予“点评”,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
综合行政执法并非冷冰冰的。贡川镇坚持疏堵结合,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让综合行政执法更具温度。走进集镇的观成村停车场路段,一排整齐的店面令人眼前一亮。这是观成村新建成的农贸市场,设有18间店面,并划分果蔬、肉类、水产、干货等区域。刘迪介绍:“原来的农贸市场在贡川大桥下,占道经营且环境脏乱。镇里通过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对停车场边的闲置土地进行综合利用,旧市场整体迁移后,周边环境也得到了整治提升。”如今,这些店面出租后,每年可为观成村增加约10万元的村财收入。
截至目前,贡川镇已开展各类行政执法检查268次,拆除违建面积620平方米,有效遏制了“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沙溪、胡贡溪水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不仅守护了一方安宁,也擦亮了千年古镇的旅游“金名片”。
来源: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魏兴谷)